光明日报北京5月21日电记者杨舒)中国农业科学院和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于21日在京联合发布《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23》和《2023全球粮食 " />
会员登录 - 用户注册 - 设为首页 - 加入收藏 - 网站地图 业链粮食粮上全产千亿可节我国减损斤!

业链粮食粮上全产千亿可节我国减损斤

时间:2025-04-29 11:53:02 来源:连绵不断网 作者:知识 阅读:239次
ze: 14px; line-height: 28px;">

  光明日报北京5月21日电(记者杨舒)中国农业科学院和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于21日在京联合发布《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23》和《2023全球粮食政策报告》。国粮其中,食全损可上千《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23》显示,产业到2035年,链减若我国粮食收获、节粮储藏、亿斤加工和消费环节损失率分别减少1至3个百分点,国粮实现三大主粮损失率减少40%,食全损可上千可降低三大主粮损失约1100亿斤,产业相当于粮食减损再造一个千亿斤增产行动。链减

  据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梅旭荣介绍,节粮当前中国三大主粮全产业链浪费和损失严重。亿斤报告测算显示,国粮稻谷、食全损可上千小麦和玉米的产业全产业链损失率分别为26.2%、16.7%和18.1%,约占三大主粮总产量的 20.7%。其中,收获、储藏、加工和消费环节损失率较高。以水稻为例,由于我国稻米行业过度加工较为严重,水稻在加工环节损耗最多,损耗率高达10.95%。2020 年,我国大米加工业的平均出米率为64.5%,而日本等加工技术先进国家的出米率水平一般为70%左右。因此,亟待加强粮食减损技术支撑。

  报告模拟结果表明,到2035年,若通过科技进步、农技推广、全民节粮减损行动等措施,实现三大主粮损失率在当前基础上降低40%,我国可实现粮食损失减少约1100亿斤,口粮完全自给,玉米自给率提高至96.8%,相当于粮食减损再造千亿斤增产行动。从实现千亿斤粮食减损路径来看,到2035年,若实现粮食收获、储藏、加工和消费环节损失率分别减少1至3个百分点,收获环节可通过“低损优良品种+高质量农机+熟练农机手+适时收获”减损159亿斤,储藏环节可通过“及时干燥+先进储粮器具+科学储粮方法+降低储粮成本”减损446亿斤,加工环节可通过“推动全谷物加工+适度加工”减损260亿斤,消费环节可通过“培养消费者减损观念+实施餐饮环节减损奖惩措施”减损213亿斤,实现粮食损失降低1078亿斤。

  据了解,今年是中国农业科学院第6次发布《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》。通过深入探讨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新形势、新问题和新挑战,定量评估模拟农业政策变化和外界冲击对中国农业产业发展影响,为研判未来农业产业发展趋势、完善农业产业发展制度安排与宏观调控提供重要决策参考。

(责任编辑:探索)

相关内容
  • 乌克兰国家能源公司:基辅及其他五个地区实施紧急停电举措
  • 中国将主持铁路自动驾驶国际标准制订
  • 泰国和柬埔寨重新审视争议水域的天然气合作
  • 美国新墨西哥州2023年的太阳能税收抵免基金已经接近枯竭
  • 丰田水电解制氢装置在电装福岛工厂开展测试
  • 沿海和内河港口货物吞吐量超九十亿吨
  • 国际能源署呼吁各国落实COP28能源相关承诺
  • 国货“潮品”网购用户达5.3亿人
推荐内容
  • 西方“限价令”让亚洲炼油商爆赚一笔
  • 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拟共建多瑙河水电站
  • 一季度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
  • 欧盟延长三项应对能源危机紧急措施条例
  • 重大利好!欧盟提出2025年光伏装机320GW!
  • 美国新关税政策引发暴跌,美元遭遇信任危机